純堿
純堿主要下游產品為硼砂(四硼酸鈉)、紅礬鈉、氧化鋁、合成洗滌劑、日用玻璃制品、肥皂、平板玻璃、硅酸鈉(包括偏硅酸鈉)、合成洗衣粉、三聚磷酸鈉。
我國現(xiàn)有純堿生產企業(yè)52家,生產能力在1400萬t/a左右,居第2位,僅次于美國。2004年我國純堿產量1266.8萬噸,比2003年增長將近15%;進口純堿19.7萬噸,比2003年下降34.6%;出口純堿143萬噸,比2003年增長13.9%;表觀消費量達到1143.5萬噸,比2003年增長13.5%,我國已經成為大純堿消費國。
當前隨著國內經濟的迅猛發(fā)展,純堿行業(yè)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(fā)展時期,山東濰坊純堿廠180萬t/a、唐山堿廠140萬t/a擴產改造項目已經完成并投入生產,山東玻璃集團在山東昌邑的100萬t/a(二期再擴建100萬t/a)堿廠和浙江玻璃股份公司的青海德令哈90萬t/a(二期再擴建90萬t/a)堿廠都在加緊建設,預計2005年底投產。張家港華爾潤集團在江蘇清江的30萬t/a堿廠,四川和邦集團在四川樂山的20萬t/a堿廠,中州鋁業(yè)在河南獲加的10萬t/a堿廠2004年投產。2005年我國要新增100萬噸純堿生產能力,2005年底,我國純堿生產能力可能達到1500萬噸/年。
我國純堿工業(yè)在發(fā)展中已呈現(xiàn)出良好的品牌效應,生產集中度高。天津堿廠、青島堿業(yè)、?;瘓F、唐山三友、連云港堿廠、大化集團、江蘇華源、杭州龍山、成都玖源、湖北雙環(huán)、自貢鴻鶴這11家大企業(yè)的產量之和約占全國總產量的80%。
目前共有三種純堿生產方法,即氨堿法、聯(lián)堿法和天然堿法。這三種方法我國都有,其中氨堿法占52.5%,聯(lián)堿法占40.2%,天然堿法占7.3%。如此齊全的生產方法,在上是的,從而提高了競爭能力。
我國純堿工業(yè)起步較早,曾發(fā)明了的“侯氏制堿法”。近20年來,我國對老堿廠進行了技術改造,于80年代末期建成濰坊、唐山和連云港三大堿廠;于90年代初期建成吉蘭泰和南方兩個中型廠。老廠改造和新廠建設過程中,大量采用我國自行研發(fā)的新工藝、新技術和新設備,同時引進了部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,從而使我國純堿工業(yè)的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,大型堿廠的技術裝備水平朝著先進、大型、高效和節(jié)能的方向前進了一大步,接近先進水平。
我國純堿產品品種齊全,質量高。我國目前有普通輕質純堿、低鹽輕質純堿及普通重質純堿、低鹽重質純堿和食品堿等品種,可以滿足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出口的需要。我國純堿質量標準是等效采用英國BS3674-1981標準,屬國際先進水平。
目前雖然我國純堿工業(yè)在產品質量、數量、技術水平和設備水平上,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,部分工序處于水平;但是我國純堿工業(yè)存在的污染環(huán)境問題十分嚴重。
面對性純堿市場供過于求的大環(huán)境,我國純堿工業(yè)將面臨國內、國際兩個市場的挑戰(zhàn),國內市場將要求純堿企業(yè)不斷提高產品質量、增加品種、降低成本。無論從滿足國內市場的要求出發(fā),還是從參與國際競爭的角度考慮,都必須把我國純堿工業(yè)生產技術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。這就要求我國純堿工業(yè)要不斷實行技術進步,練好內功,努力趕超先進水平。首先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:
一是提高純堿產品質量、增加產品品種、擴大重質純堿尤其是低鹽重灰的產量;
二是解決好純堿生產過程中廢液廢渣的綜合利用;
三是降低原材料動力消耗及成本;
四是全面提高自動化水平,提高勞動生產率。
在國內,我國純堿企業(yè)應抓住西部大開發(fā)、加快城鎮(zhèn)化建設的有利時機,穩(wěn)定國內市場,滿足用戶的特殊需求,盡量減少進口量。將純堿化工和下游化工相結合,加快下游產品的發(fā)展,從而帶動我國純堿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
此外,我國純堿企業(yè)應優(yōu)化生產,淘汰高耗能設備,采用大型化、自動化設備。由于低鹽重堿質量好,使用方便,包裝運輸費用低,使用無粉塵污染,已成為純堿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方向。